2022-07-18 - admin
艾媒谘詢——全球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,專注於商業趨勢、消費洞察、市場地位。
本文核心數據來源:艾媒谘詢 | 2025年全球及中國主題公園運行大數據及行業升級趨勢報告
典型案例:
迪士尼、默林娛樂、華僑城、長隆、華強方特等
近段時間以來,《哪吒2》與DeepSeek成為備受矚目的熱議話題。有網友利用DeepSeek+文生視頻技術生成哪吒主題公園設計圖,並在網絡上發布,迅速引發了廣泛關注與討論。甚至有問政四川網友建議成都抓住《哪吒》熱度,將錦城湖公園、桂溪生態公園等公共綠地提供給動漫企業,共同打造動漫衍生產業集中區,這一建議迅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烈反響。
對此,成都興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回複稱,將結合實際情況,進一步研究相關方案的可行性。這一回複無疑為成都打造動漫衍生產業樂園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
(圖片來源:小紅書及四川日報官方微博)
在迪士尼等主題公園巨頭環繞的背景下,中國主題公園如何以本土文化立足點,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主題公園,成為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。哪吒、黑神話悟空、流浪地球等中國特色IP的火爆,無疑為中國主題公園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和方向。

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消費者娛樂需求的日益增長,中國主題樂園市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。近年來,國內主題樂園品牌積極響應市場變化,通過創新遊樂項目、提升服務質量、打造特色IP等方式,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。財務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華強方特公布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,公司文化科技主題公園運營收入199536.81萬元。此外,2024年上半年華強方特推出了全新樂園品牌“熊出沒樂園”,並在8個月的時間在多個城市開出9個主題公園項目。長隆亦宣布將新建一座麵積達43公頃的超級樂園,該樂園將與現有的長隆野生動物世界、長隆水上樂園、長隆歡樂世界以及“樂園樞紐”共同構成長隆旅遊度假區的“一心四園”全新格局,旨在打造國內外頂級樂園的標杆。



國際主題樂園的持續湧入,無疑給中國本土的主題樂園市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挑戰。除了早已深入人心的迪士尼(上海迪士尼、香港迪士尼)、北京環球影城,上海樂高樂園也正式宣布將於2025年正式開園,全球最大的小豬佩奇戶外主題樂園宣布將進駐上海崇明長興島。這一係列動作無疑加劇了市場的競爭態勢。
從當前市場情況來看,國外主題樂園憑借其自帶光環的IP資源,對中國消費者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。這些樂園不僅擁有豐富多樣的遊樂設施,更在故事講述、文化體驗等方麵獨樹一幟,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感和體驗感的高要求。
從2023年全球娛樂/主題公園排行榜看,主題公園集團基本處於遊客量增長態勢,迪士尼主題公園明顯占據遊客數量優勢。財報數據顯示,迪士尼主題樂園相關業績2024財年全年營收為341.51億美元,同比增長5%,營業利潤為92.72億美元,同比增長4%。迪士尼在全球三大洲共有6大度假區12座主題公園,55家度假酒店和俱樂部及5艘遊輪。據環球影城母公司康卡斯特2024年Q3財報數據顯示,主題樂園三季度收入為22.89億美元。

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奇幻/卡通人物類主題公園、以環球影城為代表的影視/媒體類主題公園憑借強大的IP優勢和鮮明的主題性特征,在吸引遊客、提高遊客重遊率及滿意度、發展衍生經濟等方麵表現突出。如何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,滿足遊客日益多元化的需求,成為中國主題樂園企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。另一方麵,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偏好的變化,主題樂園如何創新和升級,保持市場競爭力,也為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迪士尼的“IP+故事”模式是其成功的關鍵之一。該模式不僅依賴於米老鼠、小熊維尼等自有知名IP,還擅長從“舊故事發展新人物”,從經典名著和童話故事中挖掘新的IP資源,如星黛露、玲娜貝兒,《格林童話》中的白雪公主等。此外,通過收購皮克斯、盧卡斯、漫威和福克斯電影公司等,迪士尼迅速擴大了其IP隊伍,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優質IP資源。
迪士尼“IP+故事”模式通過借助豐富的故事性來塑造人物形象,並增強場景之間的聯係。在迪士尼樂園內,餐廳、停車場、酒店以及騎乘設施、表演秀等各個場景都能與動畫、電影中的場景完美匹配,有效地串聯起不同區域,為遊客帶來強烈的故事參與感。將IP融入故事情節中,不僅豐富了場景設計的可能性,還為衍生產品的開發提供了無限創意,如相關服飾、玩具、食品等。

默林娛樂主要景點包括樂高主題樂園、杜莎夫人蠟像館、倫敦眼、海洋探索中心、Gardaland及倫敦地牢等近20個優質景點品牌。默林娛樂集團旗下IP多元化結構,主題公園亦多元化呈現。動物類(如Sea Life海洋館)、卡通人物類(如小豬佩奇主題公園)、景觀類(如倫敦眼)、機械遊戲類(如海德主題公園)主題公園均有涉及,目標客群差異較大。

2024年中國主題公園市場競爭格局激烈。主要分為“旅遊+地產”及“IP+綜合性業務”兩大模式。早期,中國地方政府以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吸引主題公園項目,推動“旅遊+地產”模式,如華僑城和萬達借此獲得低成本土地開發周邊住宅,彌補運營成本。華強方特的“IP+綜合性業務”運營模式更加強調流量與變現能力兩大要素。線上線下聯動增強IP流量與變現能力,豐富IP形象並促進主題公園及周邊產品的價值變現。2024年中國主題公園市場呈現華僑城、華強方特、長隆三足鼎立競爭態勢。

截至2024年,華僑城有各類旅遊項目200餘項,形態上囊括了主題公園、旅遊度假區、旅遊綜合體、主題酒店、旅行社、特色小鎮、美麗鄉村、旅遊交通、旅遊演藝、賦能管理旅遊景區等,如經典的“錦繡中華”“世界之窗”“歡樂穀”“歡樂海岸”等。

(圖片來源:華僑城歡樂穀官網)
長隆集團主打“主題公園+演藝娛樂+餐飲酒店”模式,成功打造了兩個世界級文化旅遊度假區——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和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,共擁有六大主題樂園、八家度假酒店(房間總數超過一萬間)和三座國際馬戲大劇院。長隆集團的第三個度假區——以森林動物為主題的清遠長隆正在建設中。長隆集團現已躋身全球主題公園集團前列,年接待遊客量突破4000多萬人次。

華強方特擁有文化科技主題公園的全產業鏈,提供從創意設計、研發建設到運營管理的一站式綜合性服務。按主題內容分類,華強方特主題公園可以分成四類,曆史文化、奇幻卡通、機動遊戲類,文化+動漫特色較為明顯,這也是中國為數不多開發曆史文化類主題公園的企業。華強方特依托原創IP如“熊出沒”及《俑之城》等,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,打造豐富多元的IP陣容和特種電影項目,形成獨特競爭優勢。

艾媒谘詢分析師表示,相較於國際知名主題公園,中國大部分主題公園所涉及的產業鏈條較短,收入結構相對單一,產品附加值較低,缺乏“代表化”“現象化”。此外,數據顯示,國內主題公園的門票收入占總收入比例高達約70%,而國外大型主題公園的門票、零售、餐飲收入比例則更為均衡。因此,中國主題公園應著力開發多種商業模式,以應對未來不同的市場需求。

隨著《關於規範主題公園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》出台,外加主題公園市場競爭加劇,中國主題公園集團“地產+主題公園”的模式難以為繼。迪士尼的成功展現了IP經營模式的優勢與可持續性,部分中國企業開始探索IP發展模式。諸多主題公園開始與知名IP融合,打造場景式消費。
2023年3月,北京環球影城開展王者榮耀主題活動,創新消費場景。2021年,以西遊記為主題的綜合性主題公園在淮安市開業;2023年8月,首個潮玩行業沉浸式IP主題公園——泡泡瑪特城市樂園開業,以此提升 IP 縱深價值;地產商佳兆業組建了一支國際化的主題公園業務團隊,計劃打造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《尋鯤記》IP;利用旗下知名電影IP嚐試打造實景娛樂項目。打造IP、壯大IP隊伍成為主題公園企業的重點工作。

麵對挑戰和機遇,中國主題樂園企業也紛紛探索創新之路。一方麵,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元素,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主題樂園。綿陽方特東方神畫、自貢方特恐龍王國等項目,通過將神話傳說、曆史典故、民俗風情和恐龍文化與四川古蜀文化等深度融合,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遊樂體驗,展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。另一方麵,加強與國際知名品牌的合作與交流,共同開發新的遊樂項目、打造特色IP也成為中國主題樂園市場的重要發展趨勢。海昌海洋公園引入“奧特曼”“航海王”等多個國際優質IP,不僅豐富了產品矩陣,還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在文旅融合大趨勢下,主題公園在娛樂屬性之外,將更加凸顯文化屬性,承載傳播中華文化的作用和使命。政策層麵也鼓勵推動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的項目,以提升文化品位和豐富旅遊產品供給,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旅遊體驗的需求。中國主題公園行業正迎來IP意識的大覺醒,認識到有生命力和市場想象空間的IP對於項目的可持續運營和多元化收入至關重要。然而,如何將文化轉化為具有商業價值的IP,並借助IP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,仍是企業麵臨的重要課題。
此外,艾媒谘詢分析師指出,“節日經濟”“夜經濟”有助於主題公園突破季節、日照時長的限製,成為主題公園新的盈利增長點,是中國主題公園值得深挖的領域。
數據來源:艾媒谘詢
編輯:曾菲琳
審核:陳星河
應收賬款電子憑證終迎“正名”,供應鏈金融新規如何影響銀行、企業、中介平台?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
淘寶商城官網,有誰知道她是誰?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
杭州必去的十大景點古街;杭州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杭州旅遊必去十大景點都有哪些?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
“係統不支持”成萬能擋箭牌?壓歲錢引發銀行服務拷問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
地產股尾盤拉升走高,萬科A股漲停、債券價格回升

拖欠15亿的戴威再创业:用户狂喷、天猫先急眼了?